成语故事——推己及人 同流合污 偷梁换柱
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变得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每天更新三个成语故事,下面一起来学习吧!
贪求无厌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景公穿着温暖的狐皮袍子站在窗前欣赏雪景。他觉得景致十分美丽,高兴地对晏子说天气很温和。晏子直截了当地说:“古时贤明的君主自己吃饱了还想到别人在挨饿,自己穿暖了还想到别人在挨冻,经常推己及人,这样国家才会兴旺。”
【出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朱熹集注:“推己及物。”
【解释】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近义词】以己度人、设身处地
【反义词】诿过于人
同流合污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同他的学生万章谈起孔子十分厌恶“乡愿”,万章不明白乡愿是什么人。孟子说乡愿是乡里那些八面玲珑、惯于奉承讨好别人的老好人,也就是“好好先生”,他们“同乎流俗,合乎污世”,骨子里很坏,让人厌恶。
【出处】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孟子·尽心下》
【解释】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
【相近词】同恶相济、狼狈为奸、随俗浮沉
【相反词】泾渭分明、洁身自好
偷梁换柱
【成语故事】贾宝玉犯了疯病,贾母为了给他的健康,让他结婚冲喜。他钟情于林黛玉,而林黛玉此时重病缠身。凤姐想了一个偷梁换柱的主意,表面答应宝玉娶黛玉,而实际让他娶薛宝钗。在他们结婚的当天夜里,林黛玉孤苦伶仃地死在潇湘馆。
【典故】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真可怜可叹。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七回
【释义】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以假代真
【近义词】偷天换日、以假乱真
【相反词】光明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