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庭审实质化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9 21:05:37
庭审实质化是指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庭审阶段应当成为决定被告人定罪量刑的主要和决定性阶段。它要求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实质作用。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强调庭审的中心地位,确保庭审成为刑事诉讼中的关键环节,而不是流于形式或仅仅是走过场。
具体而言,庭审实质化要求:
全面、客观地审查证据和观点:
法庭在审理案件时,应当全面、客观地审查控辩双方提出的证据和观点,通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程序,确保案件事实得到充分查明,证据得到充分质证。
保障诉讼权利:
庭审实质化还要求法庭充分尊重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保障其辩护权的行使,确保其在庭审过程中得到公正对待。
防止法官预断:
通过设置庭前审查小组,负责庭前程序审查,并对案件进行繁简分流,排除法官预断,确保程序公正。
公开、透明的庭审过程:
庭审实质化要求庭审过程必须公开、透明,法官必须依法独立审判,控辩双方必须充分行使各自的诉讼权利,尤其是被告人的辩护权必须得到充分保障。
实现实体真实与程序公正:
通过规范的庭审过程,既确保案件得到充分调查、充分辩论,促进裁判结果符合实体公正;又确保审判过程的公正性以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庭审实质化的实现,不仅关系到被告人的人权保障和司法公正,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和司法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通过推进庭审实质化,可以有效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提升整个刑事司法领域的法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