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人都不知道五谷丰登中的五谷指的是哪五种粮食?
“五谷丰登”大抵是我们小时最早掌握的成语之一。
小时家住农村,每家每户的家中,总有几个水泥做的,椭圆柱形高高壮壮的“甏”(beng),这些甏都有一米多高,是家里用来储藏粮食的容器,每到丰收的时节,这些甏总能派上用场。
到了过年的时候,甏也要一定要贴上写着“五谷丰登”的红纸,红纸下面还要加上一张大大的“福”字,我们总用五谷丰登来形同粮食丰收,但是五谷究竟是哪五谷,你们知道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谷指的便是“稻、黍、稷、麦、菽”五种谷物。

稻,指的是水稻。我国曾在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碳化的稻谷,证明我国稻栽培历史长达7000年,我们所熟知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就是水稻种植方面的专家。

黍,指的是黄米。小时背诵过的诗《过故人庄》中,有一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大概是大部分人第一次知道“黍”这种谷物。

稷,指的是小米。小米是中原地区的重要谷物,我们在诗词中也早已与它相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的便是这种谷物。

麦,就是麦子。我们平时最常见的就是小麦,面条、饺子、包子、面包、蛋糕等面食,都是以小麦作为原材料制作的。

菽,指的便是大豆。它泛指各种豆类作物,我们平时吃的绿豆、红豆、黄豆等都属于它。
俗语讲:“民以食为天”,五谷作为传统主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文化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五谷凝聚着劳动人民勤劳的汗水,汲取着天地的精华。此外,五谷更是各种重大祈福活动的重要贡品,人们通常以五谷祭天,祈祷风调雨顺。这是中华民族敬天爱人崇高美德的体现,也表达出劳动者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