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经叛道”离开了主流价值观 一些人却反而大功告成
“离经叛道”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离开经书上的理论思想,反叛道义,泛指背离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或学说。按大多数人们的惯性思维,“离经叛道”是离开了主流三观,是不应该被宣扬、被推崇的。
很早前,电影界就有人提出过“离经叛道”论,被批判为是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经,叛人民革命战争之道。
但历史发展到今天,“离经叛道”可能就有了它的二重性,或者说或者勉强说有它的二重性。一种是可以理解为以上的释义,另一种是可以理解为被推崇的,特别是在文化、文学、艺术方面的新的释义。
先说国外的,《月亮与六便士》就是一个离经叛道的故事,作者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威廉。小说主人公有着十七年的婚姻生活,育有一儿一女,过着安逸舒适的幸福生活。然而他却突然放弃所有,孤身一人去了巴黎。人们猜测他一准跟一个女人私奔了……其实不是。小说一经出版,即赢得了众多读者,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名著。
大家都知道,中国陕北出了个大作家贾平凹,著作等身,其代表作之一《废都》,由于大有《金瓶梅》遗风,当时虽遭遇说三道四,大有封禁之势,但后来名气反而狂飙了。
大家都知道,中国唯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大师,作品名扬中外,透过他获奖发表的演讲,是否也有“离经叛道”之说呢。
再说当今,是不是很多很多人对“离经叛道”也有了深悟,写出了悬疑之悬疑、玄幻之玄幻、荒诞之荒诞……有的人赚得了人气,有的人赚得了小钱,有的人赚得盆满钵满。
这是能耐,这是能力,这不能抵毁,只能崇拜,只能大加赞赏,只能加倍学习。你要想成功,“离经叛道”是可以尝试一下的,也可以走得更宽广些。
看来,“离经叛道”真得具有二重性,也可能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您说是不是这样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