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的意思和含义(“引导”胜于“教导”)
“引导”,顾名思义就是指引、领路,而“教导”却是教育、指导。在教学中,“引导”和“教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使用时方法不同,效果自然大不相同。
“引导”要求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对孩子多些耐心,一定要循循善诱。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都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家长是一盏指路的明灯,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孩子指明前进的方向。
“引导”多了一份尊重和理解,少了一点儿责备和说教。“引导”更人道,更温情,让孩子易于接受。因此,我认为“引导”胜于“教导”。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就像是一位导游,为孩子指引方向,带领他们探索世界。然而,很多时候,父母在扮演这个角色时,往往把“教导”与“引导”搞混淆了。
教导,就像是给孩子设定了一条明确的道路,告诉他们应该怎么走,而忽视了让他们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这样的养育方式下,孩子可能会变得听话,但也会让他们失去独立思考、探索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引导,则是给孩子一个大致的方向,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解决问题。这样的养育方式,才能让孩子真正地茁壮成长。
举个例子,一个孩子在玩积木时,父母如果只是告诉他应该怎么搭,那么他可能只会按照父母的指示去搭积木,而无法学会如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但如果父母给他一些提示,让他尝试自己去找出解决方案,那么他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独立思考探索创造和解决问题,搭出更多有创意的造型。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尽可能地少一些教导,多一些引导。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地成长,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

让孩子探索创造无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