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谁(历史典故:赵高指鹿为马在哪一年?事件发生后秦朝多久就灭亡了?)
赵高指鹿为马的典故,是初中语文课本里的一篇著名课文,相信很多人小的时候,都读过这篇文章。
小的时候,每次读到这个故事,都会对赵高颠倒是非,睁眼说瞎话的行为咬牙切齿,打心底里厌恶这种人。
但是,长大之后,有了社会阅历,才发现,类似赵高的这种人,在现实社会中,其实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存在。
很多人进入社会,掌权之后,或多或少,都干过跟赵高相同的事情。
既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事干的不对,赵高为什么还要这么干?都知道赵高在玩弄权术,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戳穿他?这件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又是怎样的呢?

史记-秦始皇本纪
典故出处
指鹿为马的原文,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原文说:八月己亥,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於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史记原文,虽然只有88个字,却将朝廷上秦二世的傻瓜形象,赵高的威严,大臣们胆小怕事的行为,刻画的非常到位。
原文里说,赵高指鹿为马的目的,是为了提前考验大臣们对自己的忠诚度,为日后发动叛乱做准备。
他想通过这件事,知道当时的朝廷中,有哪些大臣支持自己,哪些大臣是反对派。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叛乱,逼他做出了这种荒唐事?他为什么要发动这场叛乱呢?

指鹿为马
历史背景
指鹿为马事件,发生在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即秦朝灭亡前一年。
这一年的冬天,公元前208年(秦朝,以农历十月为一年的开始),赵高,从郎中令升职为丞相,也就是说,赵高担任丞相八九个月后,发生了指鹿为马事件。
赵高升职之前,秦朝的朝政大权,主要掌握在三个人手里。
站在权力顶端的人,是左丞相李斯,其次,是右丞相去疾,再次是御史大夫德。
左丞相李斯,从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嬴政从“秦王”改称为“始皇帝”的那一年起,开始担任丞相,到公元前210年,秦二世即位的时候,李斯做了12年丞相,已经坐稳了秦朝大臣天花板的位置。
有一次,李斯的儿子李由,从驻地赶回京师咸阳休整,朝廷里上千名大臣和官吏听说后,争先恐后地开着车,驾着马,来李斯家里拍马屁,以至于这些车驾马匹,把李斯家门口的停车场,挤得水泄不通。
李斯因此感慨说:“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
可惜好景不长,秦二世上台之后,李斯和右丞相去疾,由于是先主的旧臣,不再被信任。
郎中令赵高,因为拥立秦二世有功,逐渐开始超越丞相李斯,掌握实权。

赵高和李斯的沙丘之谋
赵高崛起
赵高在掌权之前,只是秦始皇身边一名掌管符节、玉玺和诏书的侍从,属于级别低,大臣们又不能得罪的那种人。
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离开咸阳,外出旅游。
赵高,以中车府令的身份,跟随左丞相李斯,秦始皇小儿子胡亥一起,跟随皇帝出行。
七月丙寅,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到达沙丘平台,也就是今天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沙丘宫平台的时候,突然驾崩。
由于事发突然,为了防止局势出现动荡,丞相李斯,决定隐瞒秦始皇去世的消息,密不发丧。
当时,只有五六个人知道秦始皇去世的事情,途中,百官经常过来奏报、请示,需要皇帝出面处理。
公子胡亥,因为跟赵高学习过怎么批阅奏章,有一些经验,为了不泄露消息,赵高就跟李斯商量说,让胡亥假扮秦始皇,去处理百官的请示,得到了李斯的认可。
从沙丘回咸阳的路上,赵高和胡亥两人,一边走一边给李斯洗脑,说服他杀掉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册立胡亥继承皇帝的位置。
李斯,刚开始的时候不同意,后来,考虑到自己已经为秦国工作了三十多年,马上要退休,如果不抱紧胡亥这棵大树,等到将来蒙恬和扶苏上台,自己没办法安全退休,就仰天长叹,听从了赵高的安排。
不久,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在驻地自尽。

秦二世
软禁秦二世
回到咸阳之后,胡亥在赵高、李斯等人的支持下,继承了秦始皇的皇位,成为秦朝的第二任皇帝,史称:秦二世。
秦二世上台后,任命赵高为郎中令,作为心腹,被安置在二世身边工作;李斯的职位没有变动,继续担任丞相。
九月,秦始皇,被安葬到骊山。
葬礼结束后,赵高对秦二世说:“你刚刚上台,与大臣们保持一点距离,保留一点神秘感比较好,大臣们见不到你,搞不清楚你的弱点在哪里,时间久了,他们自然就会怕你了。”
秦二世听完,觉得赵高说的有道理,就常年居住在自己的宫殿里,不跟公卿大臣们见面,不管有什么事情,秦二世都让大臣们通过赵高进行传达,有些事甚至不用上报,赵高就可以直接拍板解决,自己主打一个神秘感。
久而久之,秦二世的神秘感没有培养出来,赵高的权威,反倒是在公卿大臣之间树立起来了。
大臣们都知道,现在的天下,向秦二世请示报告,还不如直接找赵高。
因此,越来越多的大臣,选择依附赵高。

丞相李斯
杀害李斯
秦二世,不肯见公卿大臣,凡事必须要经过赵高传达,搞得丞相李斯,有话没法说,有事没法做。
赵高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嘴上还不停的拱火李斯,对李斯说:“关东地区,现在土匪强盗这么多,皇上却天天遛狗骑马,我级别低,人微言轻,想劝没资格,你是丞相,怎么不劝劝他呢?”
李斯回答说:“是我不想劝吗?他每天住在深宫里,人都见不到,我怎么劝?”
赵高说:“这样,你要是想劝,我给你找机会。”
于是,有一天,赵高在秦二世玩得很嗨的时候,派人传消息给李斯,说:“皇上现在玩的正爽,心情不错,你赶快进来汇报。”
李斯一听,叫上右丞相去疾,将军冯劫,火速入宫,文件准备了一大堆,跑到皇宫外面的传达室敲门,请求会见。
秦二世一听就火了,对赵高说:“李斯这老小子,我在家闲得发慌的时候,他不来,我一开心,他就来捣乱,故意找我茬是吧?想给我难堪是吧?”
赵高看到秦二世发火,赶紧上前补刀说:“我看差不多,沙丘之谋的时候,丞相有份参与,现在陛下您当了皇帝,他什么好处没得到,不甘心啊,估计是想找你要封地来了。”
“另外......”说着说着,赵高还故意停顿了一下说:“有件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什么事?说!"秦二世满脸怒气地质问赵高。
赵高说:“丞相的长子李由,现在是三川郡的太守,陈胜吴广那帮人,很多都是李斯老家隔壁县的人,所以,吴广他们进攻荥阳的时候,李由只守城,不出击,我听说......,李由,跟吴广他们......私下,有书信往来,我想审问李由,但是,他毕竟是丞相的儿子,没有您的命令,我不敢去动他。”
秦二世对赵高说:“没事,你去审李由,丞相那边,我帮你挡着。”
于是,赵高,就以李由通敌为理由和突破口,将李斯父子逼入了绝境,右丞相去疾、将军冯劫,则被另案处理。
最终,秦二世二年七月,公元前208年,李斯父子,在咸阳被腰斩,右丞相去疾、将军冯劫,在狱中自尽。
李斯、去疾,两位左右丞相死后,赵高,被任命为中丞相,正式走上了权力的巅峰,朝廷中敢跟他对抗的人,几乎被扫除殆尽。

汉高祖刘邦
刘邦入关
李斯死后,那些在外作战的将领,人人自危。
秦二世三年夏,公元前207年,秦将王离,被项羽俘虏,少府章邯,带兵向项羽投降,秦军主力已形成土崩之势。
秋七月,南阳太守齮[yǐ],向刘邦投降,刘邦大军逼近武关。
刘邦经过的地方,一概禁止烧杀掳掠,赢得了秦国百姓的支持,当地人转向支持刘邦,并且派遣魏人甯昌,进入咸阳,与赵高交涉,希望他能投降。
八月己亥,赵高见秦朝大势已去,便计划谋反,为测试群臣,发生指鹿为马事件;同时,又担心秦二世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拿自己当替罪羊,赵高在指鹿为马事件后没多久,就选择装病,拒绝朝见秦二世。
当月,刘邦攻破武关,进入秦国,赵高惊恐,于是在咸阳发动兵变,杀害秦二世,然后派遣使者到刘邦军中,希望跟刘邦瓜分关中,各自称王,被刘邦拒绝。

赵高
赵高之死
九月,赵高与刘邦谈判失败之后,拥立公子婴为秦王。
秦二世的葬礼结束后,赵高以秦朝礼制要求为理由,让秦王子婴斋戒五天,然后再去宗庙祭拜祖先。
斋戒期间,秦王子婴得知,赵高与刘邦等人私下有交流,担心赵高会借宗庙祭拜的机会,杀害自己,就下定决心除掉赵高。
五天斋戒结束后,赵高派人迎接子婴前往宗庙,但是,不管赵高怎么派人来请求、催促,子婴就是不去。
情急之下,赵高只好亲自跑到子婴斋戒的宫殿里面询问情况。
赵高刚进入宫殿,早已埋伏在宫殿四周的侍卫一拥而上,刺杀赵高于斋宫,不久,赵高的三族家属,在咸阳被秦王子婴诛杀。
秦王子婴,继位第46天,汉王元年冬十月,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关中,抵达霸上,秦王子婴投降。
也就是说,赵高指鹿为马事件发生两个月后,秦朝就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