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思想对现代中国人的影响(孔孟之道的影响)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孔孟之道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汉代统治者独尊儒术,孔子创立的儒学凌驾于诸子之上成为经学。经学就是经典之学,是社会生活、政治活动的指导思想,也叫统治思想。魏晋时代社会动乱,浮虚狂放的玄风盛行。但在朝廷中,在政治生活中,主要还是以儒家思想组织活动的。

南北朝时代佛教盛行,梁武帝萧衍三次舍身同泰寺,是中国封建皇帝佞佛之冠。但他在政治活动中仍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他即皇帝位于南郊,也是先“昭告于皇天后帝”。佛教讲佛主,是不讲天帝的。梁武帝舍身同泰寺以后,一面“为回部众说《大般若涅槃经〉义”,一面释《孝经》义,还著《周易讲疏》、《春秋答问》、《尚书大义》、《中庸讲疏》、《孔子正言》、《老子讲疏》等。
一面讲佛经,一面讲儒经。唐代三教鼎立。三教的排列顺序虽然有先后之分,但佛教、道教始终没有凌驾于政权之上却是铁的事实。而政权是按儒家思想组织活动的。可见在唐代的政权机构中,儒家思想实际上占统治地位,对社会起着主导的作用。宋明时代,儒学发展到了理学阶段,孔孟之道占统治地位则是没有人怀疑的。
这时,孟子的仁政、王道,成了理学家们追求的社会理想。直至清朝后期,还有一些人要成立孔教会、孔道会、孔社等孔教社团。还有人倡议定孔教为“国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学术界认真地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研究孔孟之道。“十年内乱”结束以后,人们又开始正常研究孔子。国家拨款几十万元,成立中国孔子基金会,召开过国际性的学术讨论会,创办《孔子研究》杂志,并且重修孔庙。
中国孔子基金会会长匡亚明主持撰写了《孔子评传),并在外文版序中说孔子“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人类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集中反映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在中国以至国外,都产生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至今仍在产生着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深远影响。”(《孔子研究》,1987年第1期)该会名誉会长谷牧认为孔子儒家思想中有些精华已经“凝聚在丰富灿烂的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之中”,可以用来“充实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孔子研究》发刊词,1986年)

孔孟之道在世界许多国家,如日本、南朝鲜、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都有较大影响。公元3世纪,孔孟之道传入日本,江户时代以后,日本各地建造纪念孔子的孔子庙、圣庙、圣堂、学校,并经常举行祭孔活动。新加坡教育当局于1982年2月宣布将在各中学施行儒家伦理教育,并作为高年级学生的选修课程。
孔孟之道也已经进入西方世界。在美国,加州议会把孔子诞辰日9月28日定为加州的教师节。由于孔孟之道在世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更有意思的是,1988年1月,全世界的诺贝尔奖金获奖者在法国巴黎开了一次会议,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宣言中破天荒地宣布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历史上对孔孟之道也有不同的看法。王充写《问孔》、《刺孟),就是指出孔孟思想中有某些不合理的成分。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不承认孔子的每一句话都可以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太平天国时的洪秀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都有全盘否定孔孟之道的说法。另外,蔡尚思的《中国传统思想总批判》、杨荣国的《中国古代思想史》(1973年版)、冯友兰的《论孔丘〉也都是全盘否定孔子思想的主要著作。冯友兰对《论孔丘》作过自我批评,蔡尚思的态度有所改变。杨荣国则在拨乱反正之前就已去世了。否则,他的态度可能也会有所改变。
近代,外国侵略者的炮舰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门户之后,中西文化产生了猛烈碰撞。一些学者带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到西方寻求真理,产生了以中华民族传统(以儒学为主体)为基础融合西方文化的新儒学。在抵抗帝国主义文化侵略中,为了保存传统文化,并使之适应世界潮流,新儒学不断兴起,成为一种潮流,种运动。
被称为当代新儒学运动的五位大师是梁漱溟、熊十力、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 现在又有一些中年人也是以弘扬儒学为己任,在世界各地积极活动的“新儒家”。他们一致认为:“儒家文化除了在伦理道德价值方面有其内在的意义之外,也是促成今日东亚经济发展的重要文化因素之一。推广儒家伦理兼有文化道德重建与经济建设之效,自然很容易被接受为治国安邦的良药。”

有的学者还认为东方传统文化,孔孟之道可以解决西方工业化带来的社会病理现象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探讨中间,还得不出一致的结论。中外有别,古今大异,2000年前的孔孟之道是否能治西方现代社会病,恐怕是个很复杂的问题。首先,孔孟之道要经过今人改造发展以后才能适应新时代,也才能发挥作用。如果照搬硬套,那是肯定不行的。
其次,东方传统是否能治西方社会病,还需要经过实践,由事实来做回答。如果认为生产力发展了,社会上什么都好,生产力落后,似乎一切都无可取之处。这是偏颇的观点。一个人发财了,升官了,未必道德高尚,另个人虽然穷困,人穷志不穷,在人格上未必不如人。这是常识。对于中国传统哲学,对于孔子之道,也是要作实事求是分析的。盲目否定总不能算高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