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中的那些分界线图
-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阶梯海拔大部分在1000~2000米;第三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从第三阶梯自然延伸到海洋中,水深不超过200米的部分是沿海大陆架。

中国地势阶梯图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析表
2.中国人口分布分界线。中国的人口大部分分布在地势的第三阶梯和第二阶梯,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少。
在此致敬一下提出这条线的地理学家 - 胡焕庸。
胡焕庸:1901年11月生,字肖堂,江苏宜兴人。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奠基人。历任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教授。1935年,他发表论文《中国人口之分布》时,提出“瑷珲-腾冲线”是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但他只说了瑷珲和腾冲两个端点,并没有在论文附图上画出这条线。直到1989年,他才跟人合作,利用最新的人口调查数据,真实画出了这条线,后被称为“胡焕庸线”。1998年4月,病逝于上海。

中国人口分界线
3.中国冬季一月零度的等温线。零度等温线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一线,西沿青藏高原东坡折向西南中止于江孜附近。此线以北地区的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冬季结冰,其中黑龙江省漠河的气温在零下30摄氏度以下;此线以南地区的气温则在零摄氏度以上,其中海南三亚的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因此,南方温暖,北方寒冷,南北气温差别大是中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征。另外,这条线也是中国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以南的河流没有结冰期,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所以长江没有凌汛,黄河有凌汛。

中国一月零度等温线
4.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季风:指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风向随着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
*季风气候: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显著变化,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
*季风气候显著的成因:我国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 - 亚欧大陆,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 - 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

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5.中国等降水量线。降水一般受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地形影响,中国东南部降水量大,西北部降水量小。

中国等降水量线图

中国降水量线表
6.中国河流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内流河的流域成为内流区。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北段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脉(东端)一线,南段接近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中国内流区和外流区以及相关河流
7.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 北方地区和南分地区的分界线为秦岭 - 淮河一线,大致与一月零度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其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 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季风区和非季风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其主导因素是夏季风。
- 青藏地区与其它三个地区的分界线与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基本吻合,其主导因素是地形。

四大地理区域的比较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秦岭 - 淮河这条神奇的分界线:
*降水: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
*河流: 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温度: 1月零度等温线通过
*温度带: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干湿地区: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
*农业: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区域: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