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万余人次参与!浠水“充电夜校”点亮职工夜生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5:35: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冯伟、王路港)晚七点的浠水县工人文化宫灯火通明,瑜伽室内的舒缓呼吸与爵士舞房的动感节拍交织成独特的夜曲。自2023年3月启动"职工充电夜校"以来,这座有着36年历史的建筑焕发新生,累计开展公益培训142期,服务职工1.2万人次,打造出“八小时外”文化赋能新范式。

多元课程体系构建文化矩阵

走进三楼多功能厅,38名学员正跟随专业瑜伽教练进行核心训练。“刚来时连坐姿都吃力,现在能完成平板支撑了。”在银行工作的张燕展示着训练成果。数据显示,该课程学员颈椎不适改善率达76%,睡眠质量提升者超八成。

学员们正在上课 通讯员供图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爵士舞教室,42名职场人正随鼓点完成360度旋转。“这套《职场活力操》是我们针对久坐人群特别编排的。”舞蹈教练介绍,课程包含6套肩颈放松组合动作,开课至今学员月均出勤率达92%。

学员们正在上课 通讯员供图

民乐教室则流淌着别样韵味,43把葫芦丝正合奏《康定情歌》。“从零基础到能演奏完整曲目只需12课时。”授课教师汪志刚透露,已有17名学员通过考核加入县职工民乐团。目前文化宫开设12类课程,涵盖文体艺术、健康养生等板块,形成"动静相宜"的课程矩阵。

精准服务破解"三点半难题"

“课程设置经过3轮需求调研。”浠水县工人文化宫党支部书记陈兰介绍,针对2.7万名在职职工问卷显示,81%受访者存在"下班无处去"的困扰,64%渴望提升艺术素养。为此,工会联合专业机构设计出"5+2"弹性课表——工作日晚间及双休日全天开放,单课时严格控制在90分钟内。学员瞿亚雅对此深有感触:“过去下班不是刷手机就是宅家,现在每周三节舞蹈课已成固定日程。”

文化空间激活社交新场景

除教学区域,文化宫同步开放乒乓球室、围棋室等8处休闲空间,打造复合型文化综合体。在健身长廊,智能体测仪、筋膜放松区等设施使用频次达日均200人次。图书阅览室增设"职工书屋"专区,藏书量增至1.8万册,晚间入馆人数同比提升3倍。

"这里已成我们的第二会客厅。"青年教师李婷表示,通过参与活动已结识20余位跨行业朋友。数据显示,夜间场馆利用率从改制前的17%跃升至89%,促成业务合作21项,孵化职工兴趣社团7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