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执法有力度也要有温度,武汉市城管加速推进“共情执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09:15: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何婧 通讯员 王越 李柯)4月16日下午,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召开“共情执法”模式推广工作推进暨培训会。

会议现场。通讯员供图

会上,来自各区的代表依次汇报了“共情执法”工作的推进进展。截至目前,江岸区、江汉区、洪山区和新洲区已率先成立“共情执法”工作室,探索将人性化理念融入执法实践。部分区在重点街区、专项整治中先行先试,推动共情理念在实际工作中落地,但整体建设力度仍有待加强。

会上,“城管小莉”现身说法,如何用“共情”化解执法难题。她围绕“共情执法”模式,从理念起源、实践必要性到具体实施路径,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面对一线执法中常常出现的沟通不畅和管理冲突的难题,探索出了一套以情感共鸣为核心的执法模式:通过“倾听需求—政策解释—协助整改”的流程,以及社区座谈会、商户微信群等沟通平台,推动执法人员从“被动整治”转向“主动服务”。

会议明确提出,今年内全市各区需完成至少1个标准化“共情执法”工作室建设,选派专职人员入驻,建立完善制度并上墙公示。与此同时,要推动执法服务活动常态化,年底前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做法,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案例,助推“共情执法”制度化、长效化。

会议还再次强调了一线执法队员的行为规范,提出要严格执行着装、执法全程记录、文明用语等要求。针对流动摊贩、困难商户等群体,要更多采取引导、协助、建议等柔性手段,坚决杜绝简单粗暴执法行为。

据悉,经开区“共情执法”模式已在协调残障摊贩规范经营、商户错峰摆摊等民生问题中取得实效。从“管理”到“服务”,一字之变,折射出治理理念的升级。武汉城管以“共情”破题,不仅消解了执法者与群众的"心理距离",更探索出一条"有力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化治理路径,真正架起了一座连通执法与民生的桥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