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轻断食”上热搜,医生:确保营养,日均低于900大卡有风险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晶 实习生 叶佳慧
眼下,已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它也被人们称为“减肥黄金期”。
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20日持续到8月18日。
近日,“三伏天轻断食”等话题引发广泛讨论,多个相关词条接连上了热搜。不少网友认为高温天气是“燃脂黄金期”,甚至尝试极端节食方法。
7月22日,浙江省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蔡玉群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高温环境虽可能轻微提升代谢,但盲目跟风“三伏天减肥法”可能适得其反,科学减重仍需因人而异。

微博截图
“三伏天”燃脂效率提升3倍?
专家:代谢提升≠随意节食
据研究表明,“三伏天”期间,身体燃烧脂肪的效率可提升3倍,新陈代谢速度加快约12%。中医认为“三伏天”阳气最为旺盛,充沛的阳气有助于推动气血运行,促进身体代谢循环,更利于脂肪分解转化。
蔡玉群教授表示,夏季气温升高时,人体基础代谢率确实会增加,但这种变化带来的热量消耗差异并不显著,一般增加消耗热量在几十到一百多大卡。“单纯依赖天气因素减肥,效果可能远低于预期,而过度节食或不当断食反而可能导致脱水、低血糖,甚至影响胃肠功能。”
“科学的轻断食,首先要把握好饮食这一关。”蔡玉群告诉记者,减肥的根本就是制造热量缺口,而“三伏天”确实具备一定优势——高温环境下能量消耗增加,加之食欲自然减退,客观上形成了较好的减重窗口期,“理论上来说,这确实是一个相对理想的减重窗口期。”
不过,蔡教授特别提醒,这个“窗口期”需要科学把握。“很多人为了快速减重,会选择吃生冷食物或大量饮用冰水,这反而会损伤脾胃功能,导致代谢紊乱,最终适得其反。”她强调,“三伏天”轻断食要特别注意三点:一是饮食要温热清淡,避免寒凉伤胃;二是每日饮水量要达到2000毫升左右,但必须饮用温水;三是出汗多时要适当补充盐分,维持电解质平衡。
“即使是在轻断食期间,每日的热量摄入也不应低于900大卡。”蔡教授补充道,“要保证充足的蔬菜摄入,确保营养均衡,不建议24小时禁食等极端做法,科学减重讲究的是循序渐进。”

网友分享的“三伏天轻断食”食谱 网络截图
运动睡眠“双管齐下”
需警惕极端减肥法
科学运动与睡眠管理同样关键。“要避免在天气太热的时候运动,一般早上5点到7点之间和晚上7点以后,可以做一些有氧为主、无氧为辅的运动。”蔡玉群表示,运动也需要循序渐进,否则很可能致伤,“"若出现胸闷、心慌等不适症状,必须立即停止运动,这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
与此同时,促成减肥离不开瘦素,而瘦素的分泌离不开睡眠。“瘦素作为重要的代谢调节激素,其分泌高峰出现在后半夜。熬夜会严重影响瘦素分泌,建议最晚11点前入睡,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质量。”蔡玉群告诉记者。
针对“三伏天”养生,蔡玉群还推荐了几味补气药材:西洋参、铁皮石斛、枸杞、茯苓等都具有良好的补益作用。但需特别注意,脾阳虚体质者要严格忌食生冷,可适当饮用生姜茶调理。

微博截图
对于网络盛行的“21天断食法”,蔡云群则持否定态度,她提醒:“这在‘三伏天’实施风险极高,可能引发脱水、中暑、低血糖等问题。特别是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贸然尝试极易诱发心血管反应。”
在减肥方法选择上,蔡教授认为,拔罐、艾灸等外治法对中小基数人群有一定辅助作用,但对大基数人群效果有限。“真正有效的减肥必须建立在生活方式改变的基础上,仅靠‘三伏天’突击减重很容易反弹。”她表示,建立科学的饮食、运动和作息习惯,才是保持健康体重的长久之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