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四川累计推动超90个县市区打造社区矫正“三专”队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20:30:00    

川观新闻记者 范芮菱

四川社区矫正工作如何高质量发展?有哪些经验成效?4月18日,四川省社区矫正质量提升两年行动中期经验交流会在成都召开,司法厅、市(州)司法局,以及社区矫正机构负责人交流总结工作经验。

社区矫正既是社会热点,也是问题难点。为解决传统教育帮扶“重监管、轻帮扶,重处罚、轻教育”的短板,成都市青羊区司法局建立护航志愿者、律师志愿者、社区矫正对象志愿者3支志愿服务队伍,从温情帮扶、法治教育、自我矫正三方面,提升社区矫正效果。“矫正对象小涂,在解除矫正后仍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坚持每周自费看望社区空巢老人,牵头负责‘暖巢行动’子项目,赢得了社区广大干群的一致赞誉。”成都市青羊区司法局负责人分享道。

“以前,社区矫正档案管理存在诸多风险,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我们向区档案馆寻求指导,并通过创新质量管理等多种方式,实现了社区矫正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广安市广安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聚焦“档案管理”小切口,分享了广安的经验做法。

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条件的罪犯放置于社区内,由专门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为加快推进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2024年5月,司法部部署开展全国社区矫正质量提升两年行动。

一年多来,四川不断加强社区矫正风险管理、强化部门协作、完善执⾏监督、优化教育帮扶、夯实基础支撑、增强执法能力等,社区矫正整体工作取得新成效。目前共有90余个县(市、区)启动了社区矫正“专职、专业、专责”队伍建设,基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素质和执法规范化程度大幅提升。接下来,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将充分总结经验成果,找准问题短板,针对性破解难点堵点,特别是在强化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源头治理、打造和深化“一县一品牌”出实招,努力提升矫正质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