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遂宁召开生态文明建设新闻发布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14:41:00    

我市召开生态文明建设新闻发布会

聚力服务“实业兴市、引客入遂”战略奋力建设山明水亮空气清新的美丽遂宁

  日前,我市召开生态文明建设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遂宁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工作取得的成效,展望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中省市相关新闻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

  筑牢生态屏障

  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空气优良天数率达93.7%,优良天数率和PM2.5浓度均排全省15个重点城市第1位……”发布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衡彬瑜从构建生态文明治理新格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全力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四个方面,对全市2024年空气环境质量状况和大气污染防治主要工作情况进行了通报。

  2024年,美丽遂宁建设不断深化并迈入崭新篇章:射洪市进入美丽四川建设首批15个先行试点县(市),蓬溪县、船山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涪江(船山段)入选全省第二批美丽河湖示范案例,市主城区成为美丽城市样板、海龙凯歌成为美丽乡村典范、两江画廊成为美丽河湖示范,创成国家级绿色工厂7个、省级绿色工厂3个、省级绿色社区22个。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24位、全省15个重点城市第2位。全市小流域水质不达标月数同比减少5月次、下降35.7%,9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83.58%,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100%。

  2025年,我市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积极培育绿色制造示范标杆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积极培育绿色制造示范标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介绍“全市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创建工作情况”时,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文豪表示,我市积极推动园区开展低碳、循环化改造,结合各园区的产业特点,一园一策量身定制改造方案。鼓励园区优化能源结构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鼓励企业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和生产流程绿色化改造,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鼓励企业加大“智改数转”和绿色技术研发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截至目前,全市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5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4家。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大绿色制造体系的创建力度,鼓励创建成功的园区和企业深入开展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园区再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和“能效领跑者”。

  优化运输结构

  推动全行业降本提质增效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是达到降碳降本目的的有效措施。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安全总监刘永志表示,我市主要通过三方面发力,优化运输结构。

  在全力推动老旧货车报废更新、优化运输设备方面,我市通过分片包保、责任到人,全员推动设备更新工作。2024年,老旧车辆的更新完成任务率居全省第一。今年将继续扩围实施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老旧货车报废更新,力争年底新能源重型货车突破200辆。

  在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运输结构方面,2024年我市公铁联运同比增幅达16.8%。在全社会货运量中,“公铁”“公水”转换进一步加快。今年将持续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力争公铁联运量突破200万吨,公路运输比例进一步下降。

  在大力推动高效城市配送模式、优化配送体系方面,我市加快构建“物流园区+配送中心+末端网点”三级城市货运配送网络,进一步扩大无人驾驶配送范围,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努力实现降碳降本增效。

  推动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2024年,我市分别接受了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并以推动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解决了一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衡彬瑜介绍,在推进问题整改过程中,我市按照“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要求,明确整改实施主体单位、验收单位、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

  实施每月调度,定期不定期开展核查。对于群众反复投诉的问题,建立定期回访机制,严防反弹或出现新的生态环境问题。要求各县(市、区)、市直园区和市直部门围绕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四川的问题开展排查整治,推动共性、个性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加快绿色转型步伐

  在介绍“我市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时,市发展改革委环资科科长刘业合介绍,我市先后出台一系列实施意见、专项方案等,并逐年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任务清单,“1+N”政策体系基本成形。

  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持续加大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积极培育绿色制造示范标杆。

  持续推进减污降碳,稳步推进省级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绿色低碳公共机构,国家级、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我市将聚焦能源、工业、交通、城乡建设等十大领域,‘5+1+N’现代产业体系,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环境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坚持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刘业合表示。

  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2024年,大英县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优良天数率均居全市第一。

  大英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魏博介绍,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大英县主要采取了3项举措。

  在源头减量方面,狠抓工业源监管,成功助推1家企业获评省级第三批重污染天气绩效评级B级企业,对20余家企业开展废气治理设施改造,严防农业面源污染。

  在中端发力方面,有效提升企业生产排放实时监测监控水平,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督促92家涉气排放企业落实应急减排措施。

  在末端见效方面,推动关停、技改等重点减排项目实施,推进14家企业24台燃气锅炉完成低氮改造,淘汰老旧车辆3429辆,努力削减末端排放总量。

  “2025年,县委、县政府将持续深化产业结构攻坚、强化科技治污攻坚、压实责任链条攻坚,让‘大英蓝’成为常态。”魏博表示。

  (全媒体记者 何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