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让思政课更接地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6:24:00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4月2日,长治市举办以“携手共进、铸魂育人——基于‘行走的思政课’构建长治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地域特色”为主题的“夏宫咖啡日”人才沙龙活动,20余名来自长治市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教育专家人才,在浓郁的咖啡香气中,聚焦“思政育人”这一核心主题,展开一场教育智慧碰撞的深度对话。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办好思政教育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长治市充分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思政+实践”为核心,创新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教学形式,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全新的思路和实践方向。

“思政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书本上,更应在广阔天地间汲取滋养,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特邀嘉宾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闫建华分享了长治学院的经验做法,“我们探索打造了以黄文秀先进事迹展馆为‘体’,课堂全覆盖、场馆浸润式、舞台艺术化、实践拓展性为架构的‘四位一体’‘行走的思政课’育人模式,用话剧、歌曲、电影等表达形式让思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引导学生在‘拔节孕穗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条街、一群人、一件事,潞安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协同育人的思政课共同体建设特色。“我校与市十五中、潞安小学联合定期开展‘行走的道德讲堂’专题活动,实现了三校共同策划、共同组织、共同完成。不仅巩固了‘课堂+基地’的思政教育新模式,还开辟了‘行走的思政课’育人新阵地。”潞安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主任程海艳说。

从方寸讲台到师者匠心,氤氲的咖啡香让大家的思绪不断延伸……

如何实现各学段思政教育“一体化”,从而为青少年的人生绘就精神底色?曾在黎城县南委泉村帮扶的长治二中办公室副主任王莎莎提出令人深思的疑问,她认为针对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存在的“学段断层”,应该注重学段目标的递进性与连续性,以学生成长规律为轴,打造螺旋式的思政课教育体系。太行中学高级教师李雨英说:“应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多年来,潞州区上南街小学充分利用“长江支队”出发地的优势条件,深挖“长江支队”南下历史渊源,让底蕴深厚的红色基因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深度融合。“红色文化园、小小讲解员、智能红色班牌,我校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行走的思政课’融入每一个细节中。”潞州区上南街小学副校长冯鹏说。

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沟通中凝聚共识。在各部门各学校共同努力下,更多高水平思政“金课”将不断涌现。长治市今后将全力打造集实践性、系统性与创新性于一体的思政课程,实现思政教育全方位育人,为青少年打好精神底色、夯实人生根基。(任家兵)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