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池州长江公铁大桥4号主塔中塔柱顺利合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8 17:00:00    

大皖新闻讯8月27日下午3点,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泵送入模、振捣成型,由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池州长江公铁大桥4号主塔中塔柱顺利合龙。这一关键节点的完成,标志着主塔竖向“成长”完成阶段性跨越,工程建设转入上塔柱施工与钢桁梁架设并行推进的“加速期”,力争如期实现明年春节前主塔封顶的最终目标。

4号主塔俯拍

池州长江公铁大桥是合肥至池州城际铁路的全线控制性工程,全长3108.5米,其中跨江主桥长1768米,采用(100+378+812+364+114)米三主桁三索面双层钢桁梁斜拉桥;其中4号主塔为曲线优美的钻石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总高272.7米,由下、中、上塔柱三部分组成,共划分为47个节段,逐级施工建成。

塔顶施工近景

据悉,此次合龙段为4号主塔第31节段,分节高度4米,采用C60高标号混凝土浇筑。该节塔柱浇筑完成后,主塔高度已达到177.05米,相当于近60层楼高。作为支撑“跨江巨龙”屹立不倒的重中之重,主塔以其工艺精、要求高、标准严著称,因而也是全桥施工的核心关键所在。

时值夏日高温时节,在中塔柱合龙段的施工过程中,不光要应对长江主航道复杂水文与季节性大风的叠加影响,还需统筹高空、高温条件下的作业安全与混凝土养护控制。据项目总工程师王令侠介绍,大桥建设中还应用了智能爬模、智能应力监测器、全封闭养护等多种智能建造技术,其中以全封闭多功能液压爬模系统为核心,集成了绑扎、浇筑、养护、爬升等多个功能模块。实现了施工作业与养护的流程化与可视化管控,在有效降低高空作业风险的同时,稳定控制塔身线形与几何精度,强化C60高强度混凝土浇筑质量,确保节点一次成优。

目前,池州长江公铁大桥池州侧已全面进入上塔柱施工阶段。与此同时,伴随着第七轮钢梁顶推精准就位,下层桥面钢梁吊装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经过多轮顶推后钢梁累计顶推长度已达133米,总重量8813.2吨。

按照建设计划,池州长江公铁大桥预计于2027年具备通车条件。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继芜湖长江大桥、铜陵长江公铁大桥、芜湖长江三桥,以及在建的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之后,安徽省内第6座跨越长江的公铁大桥。这一跨江巨构将与合池城际铁路协同成网,贯通合肥—池州—铜陵城市走廊,进一步完善安徽省铁路过江通道布局,优化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为加快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动能。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通讯员 刘宇辰 戴志强

编辑 彭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