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传承牧校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 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打造本土化特色“大思政”工作体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03:04:00    

多年来,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立足青藏高原沃土,以“创业、求实、奉献”的湟源牧校精神为根脉,将立德树人的使命与高原生态保护、农牧业振兴的时代课题紧密相连,探索特色育人模式,构建起三全育人示范体系,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农牧人才,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绘就了浓墨重彩的高原篇章。

重领导强谋划,工作推进有力度。坚持党建引领,在推进三全育人工程的实践中,以湟源牧校精神为依托,积极探索“大思政”工作格局。建成“授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产业导师”四位一体的育人主体,构建完善“11423”大思政工作模式。在十育人基础上,增设寝室育人、校友育人、劳动育人等特色育人项目,形成了十四个方面的育人工作体系,确保育人工作全覆盖。

重系统强机制,工作格局有广度。坚持方向引领,汇聚多元力量,实施“13442”党建强基固本工程,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办学治校各环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搭建2个省级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造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立足湟源牧校精神校本文化资源,打造育人场馆,传承和弘扬优良传统和精神品质。通过构建科研驱动、产教赋能等“六位一体”育人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重培育强特色,育人品牌有响度。坚持“思政一体化”理念,着力打造湟源牧校精神特色育人品牌。组建宣讲团,建成湟源牧校精神大讲堂,通过“讲历史、树榜样”,通过思想路径、宣传路径、实践路径三个途径,将牧校精神融入思政课、融入校史馆、融入大讲堂、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创建了“三路径、四融入”特色育人格局。构建“课堂教学”第一课堂、“校园文化”第二课堂、“网络思政”第三课堂、“职业实践”第四课堂的“四方联动”育人课堂,不断充实地域特色思政教学资源。

重基础强质量,育人成效有亮度。坚持深化育人理念,使三全育人体系高效运行。近两年来,1人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青海湟源牧校—鹰娘支队”获评全国终身学习服务品牌;1个教学系部被评为青海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培育单位,并获评全省劳动模范先进集体;1名学生在洪涝灾害中勇救落水儿童,获全国“最美职校生”称号;1名优秀毕业生在实践中推动基层畜牧业发展,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无论是从课堂教学还是到课外实践,湟源牧校精神深入师生心中,全校已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青海日报》(2025年05月20日 第8版:省内要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