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耀辉:以一马当先的姿态加快建设环两江先行区南海片区
4月9日,环两江先行区南海片区项目发布会暨听音湖氢能游船投运仪式在听音湖畔举行。南海区对外宣布:高起点系统谋划、高效率推进落实、高质量建设运营超180个、总投资约1500亿元的重点项目。

建设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南海片区项目发布会现场。南海融媒记者黄永程 摄
“建设环两江先行区,南海片区是当仁不让的主战场。”发布会上,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南海要扛起主战场的担当,在全市建设省实验区、推动“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中一马当先,发挥核心带动作用。
先行一步
扛起主战场的时代使命
规划建设环两江先行区,是佛山市委着眼落实“百千万工程”、“再造一个新佛山”作出的重大部署,更是南海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
先行区核心区的六个镇街中,南海西部三镇全域入列,地理位置居中、面积占比过半、GDP占比近四成;协同区中,狮山有一席之地。
“建设环两江先行区,南海片区是当仁不让的主战场。”顾耀辉说,南海要扛起主战场的担当,在全市建设省实验区、推动“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中一马当先,发挥核心带动作用。
先行区是全市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域、平台区域、衔接区域,将重点承接东部临广地区发展资源的溢出,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发展,打通东西发展的大动脉。

环两江先行区南海片区重点项目签约仪式
“南海片区处于中心枢纽位置,是南海历史文化底蕴、岭南水乡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也是全区土地储备量最大的区域、近年来工业项目落地的主要区域,创新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扎实。”顾耀辉说,南海要有敏锐的机遇意识,在先行区建设中乘势而上、聚势而强,切实把片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落实“百千万工程”、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指向的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经过这几年努力,南海城乡收入比下降至1.40,城乡差距相对较小,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西部三镇面积占全区38.82%,GDP仅占全区16.45%。
“环两江先行区的规划建设,为南海进一步缩小区域差距、迈向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提供了巨大推动力。”顾耀辉强调,南海要传承敢闯敢试、敢饮头啖汤的优良传统,全速推动南海片区建设,把南海片区打造成为全区实现共同富裕的先行地,以南海片区“一子落”带动环两江先行区“满盘活”,在全市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争当排头兵。
实现三大突破
展现主力军的担当作为
在顾耀辉看来,建设南海片区,既要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探索发展新模式;也要以钉钉子精神,扭住关键环节攻坚克难,切实开好局、起好步。
发布会上,南海区宣布,高起点系统谋划、高效率推进落实、高质量建设运营超180个、总投资约1500亿元的重点项目,着眼实现三大突破。
首先,在人文引领上攻坚突破、先行示范。以人文视角对南海区的工作进行全面升级,发现和重塑片区价值,具体做好全域活化、文旅焕新、跨界共生三篇文章。
全域活化方面,加快以“五个一”行动打造西樵山文化核心IP,塑造南海独一无二的文化标识。一体推进大地艺术节、“水上南海”和乡村振兴建设,集中打造3条总长50公里的岭南特色水上乡村示范带,重点推动有为水道示范段年内成型见效,逐步打响“世界级生态水脉、国家级文化公园”名片。
文旅焕新方面,南海片区是全区打造湾区演艺新高地、湾区文商旅消费新高地的核心区域,要发挥西樵山景区、广东千古情等龙头作用,联动“两馆一中心”,推动山上山下、景区城区一体配套、协同发展。以“龙超”系列赛事为牵引,深入挖掘龙舟、醒狮、武术、美食等传统文化,大力发展节日经济、赛事经济。
跨界共生方面,围绕打造人文艺术与现代产业探访体验之城,深入开展“艺企同行”,推动现代产业融入本地文旅特色,探索“文化+制造”“文化+数字”“文旅+生态”“文旅+科技”等模式,形成丰富多样的新产品、新业态。
其次,在科技驱动上攻坚突破、先行示范。“各镇一方面要坚持既定产业布局,锚定各自赛道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另一方面要加快走出一条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子来,成为创新型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 顾耀辉说。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发言
一是打造环两江科创核。发挥仙湖实验室、广工大研究院等创新引擎作用,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和产业孵化平台,积极推动企业与平台对接需求、联合攻关,探索以“五代”模式建设小微科创企业园区,将南海片区打造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集中承载地。
二是趟出传统产业转型新路。大力推广无水印染、氢能染布、零碳燃烧、铝合金轻量化、“三无工厂”、工业上楼等技术、经验,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 AI 深度融入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关键环节,助力各行各业“智改数转网联”。加强跨镇街、跨区域行业之间协同转型,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左右岸联动,打造区域整体品牌。
三是树立特色产业领先优势。加强场景招商、资本招商、科技招商、以商引商,推动氢能、新型储能、安全应急、电力设备、新材料、大健康等新兴产业聚链成群,加快布局低空经济。提质升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华南味谷预制菜产业园、平沙富硒岛等三产融合项目,把高水平农业塑造成片区产业发展新优势。
最后,在共同富裕上攻坚突破、先行示范。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聚焦群众关心、社会关切、发展关注,加快补短板、扬优势,打造共同富裕的新样板。
顾耀辉表示,南海区将持续提升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加大对交通、能源、水利、教育、医疗等关键环节投入,全力提升片区城市功能配套品质,打开人口聚集、产业升级、城乡融合的综合承载空间。以创建省级水经济发展试验区为契机,深化全民治水,加强江河两岸环境整治与景观品质提升,打造景、水、人相融相生的滨水休闲空间,大力发展游艇经济、水上运动,推动水资源和水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同时,推动南海片区产业与南海东中部金融、商贸、科技等生产服务业联动发展,探索“产值分计、税收分成”前店后厂模式。
强化三大保障
打出主动仗的磅礴之势
围绕市委部署,南海区初步形成了工作方案,谋划实施六大行动,打造六大新样板。
“接下来,要把环两江先行区南海片区建设作为‘头号工程’的重中之重来推进。”顾耀辉表示,南海片区建设不只是西部三镇和狮山的事情,而是事关全区发展的重大任务,要全区“一盘棋”推进。

区委书记顾耀辉、区长王勇体验氢能游船
顾耀辉强调,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要加强统筹协调,在政策制定、资源调配、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上统一行动,推动资源向南海片区汇聚、力量向南海片区倾斜。西部三镇和狮山要扛起发展主体责任,增强协同发展意识,把建设任务一项一项落到实处,“没有纳入到规划范围内的镇街,也要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为南海片区建设提供支撑,向先行区建设借力借势。”
对于南海区而言,南海片区建设是一场发展方式之变、治理能力之考。
顾耀辉强调,要发扬“先行一步”的改革精神,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探索集成式改革、开展小切口改革。要以长期主义思维重构片区发展逻辑,做好与市级工作部署和各项规划的统筹衔接。要坚持项目为王,快动快干、不等不靠,推动一批具体项目落地落细,并建立重点项目动态更新储备和评估机制。
同时,要强化共建共享,建立多方参与机制,积极引导村居群众、广大企业找准切入点、结合点,参与进来、获利受益,让两江碧水润泽万家,让群众幸福感、企业满意度成为度量南海片区建设成效的最核心指标。
文/南海融媒记者 柯凌娜 黄婷 黄洁
图/南海融媒记者 黄永程 刘勇斌 陈建烨 刘国祥 袁夏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