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特写|“岐江河变好了,大力划桨也不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2 08:06:00    

细雨蒙蒙,依然阻挡不了群众的热情。兴中广场旁,岐江河两岸,站满了撑着伞围观龙舟赛的群众。5月1日下午,2025年中山市龙舟联赛(第一站)在岐江河开赛。12支龙舟队伍、196人争相上演“速度与激情”。

同处一水,根脉相连,争相竞渡。龙舟像离弦之箭奋力向前,岸上的欢呼声、喝彩声、加油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一度把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龙舟竞渡。

香港游客:岐江河,变好了

岐江河两岸人声鼎沸。石岐街道凤鸣社区爱心服务队队长林小容身穿红色马甲,正忙着维持秩序,提醒行人注意安全。

林小容自幼在石岐街道长大。儿时,她路过岐江河总是闻到臭味。近年来,岐江河的变化群众有目共睹。她笑着说:“岐江河水质变好了,我明显感觉到这几年参加龙舟赛的人越来越多。”

石岐街道“河小青”志愿服务队队员郑结红也有相同的感受。平日里,她和其他参加巡河工作的志愿者们,一起划动小巧轻盈的皮划艇,在发现水面垃圾和漂浮物后,纷纷用专业网兜进行打捞清理,避免垃圾漂浮物影响水质。岐江河也是她做志愿服务的“对象”之一。

岐江河石岐段旁边的兴中广场,是中山人常去的休闲娱乐好地方。热闹的美食街、各类商业活动,吸引了不少市内外游客。随之而来的还有垃圾成堆的“烦恼”。58岁的郑结红表示:“几年前岐江河附近有不少垃圾,现在附近增加了许多垃圾桶,这类现象出现得越来越少了。岐江河水质越来越好,来这里的游客也多了起来。”

这个“五一”假期,香港游客彭先生于4月28日就提前来到了中山。他的朋友是此次龙舟赛的参赛选手之一。为此,彭先生专门过来为朋友加油。20多年前,彭先生来过中山,那时的水质环境给他留下了不佳的印象。他说:“现在看这岐江河,水质挺好的。中山这里还有很多美食,价格也实惠,相信我会在中山度过一个愉快的‘五一’假期。”

兴中广场旁,岐江河两岸,站满了围观龙舟赛的群众。 南方拍客 叶伟东 供图

龙舟赛开赛一会后,阵雨初歇,和煦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落在岐江河的河面上,波光粼粼。石岐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石岐街道着力推动全链条治水,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长治久清”。岐江河水质改善,只是其中一个缩影。

据悉,石岐街道辖区内共有河涌15条,在空间上石岐按照分批分片用拼图的方式来进行水体治理。该街道通过开展对岐江河周边片区的雨污分流项目(或源头治理),进一步完善石岐街道辖区内的市政排水和雨污分流管网,消除生活污水收集管网空白区,解决河涌周边小区存在的管道破裂、雨污混流、直排水体、内涝积水等问题,提升生活污水收集效能,明显从根本上改善石岐街道的河涌水环境质量。

通过治水攻坚,岐江河石岐段的水质逐步得到提升改善,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已稳定消除劣V类水体,水质达到地表水V类以上标准。2025年第一季度,岐江河水质达四类水。

“近年来中山加大岐江河整治力度,现在河面干净很多,对兴中广场而言是一大利好。”中山市中垣物业拓展有限公司是兴中广场运营方、本次龙舟联赛支持单位。该企业执行董事叶文聪表示,作为美食集聚区,兴中广场因岐江河水质改善、深中通道通车等有利因素的助力,吸引了更多来自深圳、港澳的游客。当天,位于兴中广场的恒远海立方环游城也正式开业,兴中广场附近一派热闹的景象。

参赛选手:水质变好了,大力划桨也不怕

南下龙舟队队员吴嘉俊表示:“参加龙舟赛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以前在这里划龙舟,还是会有一些垃圾因为划桨带动掉到身上,现在河面干净无异物,划桨操作起来都顺心了很多。”

张溪龙狮武术协会会长邓明干从十多岁开始就参加龙舟比赛。今年62岁的邓明干,回忆起20世纪80年代的岐江河水质连连摇头:“那时候划龙舟,水溅到身上很不舒服。”近年来岐江河水质改善后,邓明干参加龙舟赛的热情愈发高涨。去年他也参加了龙舟赛。由于年事已高,他今年退居“幕后”,没有“下水”比赛,但也在一旁为参赛的张溪龙舟队加油呐喊。

龙舟队伍。南方拍客 叶伟东 供图

“以前水体黑臭,我们划桨都不太敢完全下划,怕太用力水溅到身上,尤其是溅到眼睛,十分难受。现在可以看到水里有鱼在游,大力划桨也不怕。”张溪龙舟1队队长李惠元有20年左右的龙舟赛参赛经验,从以前因为水质不太敢下水训练,到现在在家门口也能自在训练,他开心地为治水成效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训练时还经常能看到有环卫工人或志愿者在捞河面的树叶和垃圾,水环境保持得很好。”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龙舟队队员刘俊芳表示,该队伍今年有20多人参赛,其中女生有4人。备战一个多月以来,该队伍的训练频次越来越密。下午6时放学后,参赛队员经常打车到岐江河训练。

“治水卓有成效,现在划龙舟没闻到什么异味。龙舟赛越来越多了,运动员参赛也越来越积极。”中山市龙舟协会会长关沛樟介绍,本次联赛从3月份开始策划,共有12支队伍报名,备战至今,一决高下。他希望通过高频次、多站点的赛事安排,系统性提升队伍在体能储备、动作协同、战术执行等领域的实战能力,为各龙舟队搭建阶梯式成长平台。关沛樟介绍:“这次比赛,我们全面参照国际龙舟赛事标准,在赛道规划中采用电子计时系统与专业航道浮标,同步完善应急指挥体系与裁判员培训制度,为承接区域性及国家级赛事积累经验。”

5月1日下午,2025年中山市龙舟联赛(第一站)在岐江河开赛。南方拍客 叶伟东 供图

沧海桑田的变迁中,岐江河与石岐文化共生同名。赛龙舟作为石岐街道一项源远流长的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2012年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年来,石岐龙舟赛成为了展示当地民俗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品牌活动。

今年“五一”期间,石岐街道以赛为媒,以文兴城,同步推出了非遗巡游、声光影秀、美食啤酒嘉年华、国潮音乐会等系列主题活动,将向广大市民游客呈现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采写:南方+记者 廖冰莹 通讯员 李嘉慧

摄影:王浩宇(除署名外)

【作者】 廖冰莹;王浩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