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企竞速盈利拐点 Robotaxi商业化道阻且长
本报记者 陈靖斌 广州报道
2024年年报披露期已至,汽车企业相继公布年度业绩,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反映出行业在面对挑战与机遇中的不同应对策略。
从整车企业的表现来看,赛力斯在2024年首次实现扭亏为盈,标志着其经营状况显著改善,表明其转型和战略调整初见成效。相比之下,小鹏汽车和广汽集团尽管仍面临一定的业绩压力,但两者的表现已开始显现回暖迹象。这表明,市场的调整与公司战略优化正在逐步发挥作用,预计未来的增长潜力仍然存在。
在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盈利挑战依然严峻。尽管如祺出行的亏损有所收窄,显示出一定的改善,但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仍未能摆脱业绩承压的局面,且其盈利模式仍需进一步探索。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张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进步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根据乘联会统计,3月为传统车市旺季,延续2月底热度不减。供给端开始发力,各车企也开始积极推出多样化的方式来提升自身竞争力;新车型密集上市,产品迭代加速市场热度提升;“两新”政策也形成组合拳,进一步刺激终端需求的释放。
与此同时,智能驾驶产业正在加速发展。《中国智能驾驶商业化发展白皮书》指出,智能驾驶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2024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达到11082亿元,同比增长34%。根据预测,至2030年,该产业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元,形成万亿级产业链,将进一步加速智能汽车的商业化进程,带动行业快速发展。
新能源车企迎增长拐点
最近,车企纷纷披露了2024年度报告,其中赛力斯的业绩表现尤为亮眼。根据赛力斯发布的2024年财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下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46亿元,同比大幅扭亏为盈,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5.73亿元。
与2023年的亏损相比,赛力斯2024年的业绩呈现了显著的转机。2023年,赛力斯曾遭遇严重亏损,利润总额为-40.81亿元,净利润为-24.50亿元。然而,2024年公司迎来了强劲的复苏,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激增、产品盈利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毛利率的上升,达到了26.21%。2024年,赛力斯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其中赛力斯品牌的销量为38.94万辆,同比大幅增长267.96%。
除了赛力斯,广汽集团和小鹏汽车虽然面临不同的挑战,但也呈现出一定的回升趋势。广汽集团在2024年财报中表示,集团营业收入为1068亿元,同比下降17.1%;归母净利润为8.24亿元,同比下降81.4%。值得注意的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3.5亿元,同比降幅较大。
尽管如此,广汽集团依然呈现出一定的积极成果。集团汽车产销量达191.66万辆,出口量为12.7万辆,同比增长67.6%;自主品牌的销售占比提升至约40%,且自主品牌出口量首次突破10万辆,增速达到92.3%。
这些业绩的改善,尤其是“番禺行动”计划的初步成果,表明广汽集团正在全力以赴地扭转困境。2024年8月—12月,广汽集团连续5个月实现环比增长,并计划通过品牌引领、产品为王、科技领先、国际市场拓展等四大举措进一步加强改革,力争到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销量占比60%以上,并挑战自主品牌销量达到200万辆、出口50万辆的目标。
与广汽集团类似,小鹏汽车也在2024年迎来了一定的增长,但仍面临亏损困境。根据小鹏汽车的财报,2024年,公司总交付量达到190068辆,同比大幅增长34.2%,创下历史新高;总收入为408.7亿元,同比增长33.2%,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358.3亿元,占总收入的87.7%。
尽管收入增长显著,小鹏汽车仍然处于亏损状态,2024年净亏损为57.9亿元,较2023年的亏损103.8亿元有所收窄,亏损幅度减少了44.2%。此外,小鹏汽车的毛利率表现也有所改善,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的1.5%提升至14.3%,汽车毛利率由负转正,改善幅度达到9.9%。尽管如此,小鹏汽车亏损局面依然严峻,且净亏损收窄的幅度尚不足以完全消除外界的担忧。
尽管如此,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充满潜力。东吴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随着电动车型的快速普及和高阶智驾技术的下沉,电动化率将持续提升,预计到2025年年底,中国电动车销量将增长25%,达到1600万辆,同时全球储能需求预计增长35%—40%,整体锂电需求将增长近30%。在此背景下,锂电产业链各环节的盈利情况有望逐步改善。
Robotaxi商业化进程道阻且长
在新能源车企陆续发布财报的同时,Robotaxi企业也纷纷跟进。
近日,在港交所“Robotaxi第一股”光环加持下上市的如祺出行(09680.HK)发布了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如祺出行的总收入为24.63亿元,同比增长14%;但归母净利润依然出现18.6%的下降,亏损达到5.64亿元。
从财务表现来看,2021年—2023年,如祺出行的亏损分别为6.85亿元、6.27亿元和6.93亿元,总计4年来累计亏损超过25亿元。尽管如此,收入的增长也表现出了其某些业务领域的潜力。
在收入来源方面,如祺出行的业务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出行服务、技术服务以及车队销售和维修。其中,出行服务占据了绝大部分收入,比例达到89.3%。这一板块包括了网约车服务以及Robotaxi和顺风车等其他服务。然而,尽管如祺出行被视为Robotaxi领域的先锋,但其Robotaxi相关的业务收入在2024年仅占总收入的0.1%。
类似地,其他几家在去年成功上市的Robotaxi企业,如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也面临着相似的盈利困境。据其财报显示,2024年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的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1.14亿元和8.02亿元。
尽管这些企业的Robotaxi服务已经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但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仍然任重道远。
以小马智行为例,其2024年总收入约为7500万美元,同比增长4.3%。在营收构成上,Robotruck服务仍然是收入的主力,占总收入的绝大部分,达到了4040万美元,同比增长61.3%。然而,Robotaxi服务的收入却仅为730万美元,同比下降5.3%,占比仅为10%左右。
小马智行解释称,Robotaxi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合作项目的进度和自动驾驶汽车工程解决方案服务费的降低,但在中国一线城市付费Robotaxi服务的拓展带动了乘客车费收入的增长,从而部分抵消了收入下滑。
如祺出行在年报中也提到,2024年的研发开支为1.41亿元,同比增长18.8%。这一增长主要与Robotaxi相关车辆及软件的折旧和摊销费用增加,以及相关服务费用上升有关。公司还在财报中表示,将继续推进混合运营模式,即结合网约车和Robotaxi服务,以提供更加流畅的Robotaxi乘车体验,并计划将这一服务拓展至国际市场。
此外,如祺出行还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表示正在探索低空出行服务,包括飞行汽车,致力于打造立体化智能出行平台。虽然目前尚未有详细规划,但公司表示将结合广汽的立体化出行布局,进一步拓展市场。
与此同时,文远知行也宣布与法国自动驾驶出行网络运营商Beti合作,成功获得了法国纯无人驾驶的公开道路测试和运营牌照。目前,文远知行已经在中国、阿联酋、新加坡、法国、美国等5个国家获得了自动驾驶牌照,并在10个国家的30个城市开展自动驾驶研发、测试和运营业务。
Robotaxi一直被视为汽车行业迈向全无人驾驶商业化的重要一步。面对这个充满潜力的市场,全球多个企业纷纷布局Robotaxi业务。东方证券的研报指出,Robotaxi将逐步实现商业化,且将加速汽车智能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