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手脚一旦出现这4种异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尽早检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21:47:00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忽视了生活习惯对血管的毁灭性伤害,不知不觉中,血管就悄悄“报废”了。那么,哪些习惯会加速血管的“报废”?出现哪些异常,意味着血管堵了?一起来看↓↓↓

年轻人常做的3件事

正加速血管报废

高糖饮食

每天奶茶甜点不离口,熬夜还要吃夜宵,这些习惯会不断腐蚀血管内皮,让血管壁“坑坑洼洼”。

高脂高胆固醇饮食

比如常吃炸鸡啤酒、汉堡烧烤,血液里的脂肪就像污水中的淤泥,专门找受损的血管壁“安家”,造成动脉粥块,把血管挤成“羊肠小道”。

久坐与熬夜

久坐不动、熬夜刷剧,会让血管弹性变差。此时心脏不得不加倍马力泵血,高压的血流就会把血管壁冲得脆弱不堪。

不能忽视的4个血管“求救”信号

四肢发麻与间歇性跛行

若你常感到手脚冰冷或发麻,可能是因为四肢血管被堵住了。

血液不仅供应氧气和营养,还会把体内的热量传递到各个部位,保持温暖。当血管内胆固醇和脂肪逐渐堆积,血管通道变窄,血液流动受阻,就会导致手脚无法获得足够的热量和氧气,从而出现冰凉和麻木的现象。

而运动时肌肉需要更多血液支持,供血不足还可能让腿部酸痛、乏力,甚至出现间歇性跛行(休息后缓解)。

想初步自测四肢血管状况,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平躺,抬起双腿呈45度,保持1~2分钟,观察腿部颜色变化。腿部颜色基本不变或轻微变淡则正常。若明显发白、发凉,放下后呈紫红色,需要警惕。

注意:冷、贫血或患有甲减可能影响结果。

头晕头痛与视力模糊

如果血管淤堵,脑部供血不足,可能会引发头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等症状。随着堵塞的加剧,还可能出现平衡障碍、肢体无力,痴呆和脑梗死。

快速识别脑血管问题,可以尝试这个方法:

面部表情:对着镜子微笑,观察是否有一侧嘴角下垂。

手臂力量:闭眼平举双臂10秒,看是否有一侧手臂下落。

语言能力:说一句完整的话,检查是否口齿不清。

提醒:出现以上任何一种异常,建议立即就医,即使症状短暂消失也要就医。

胸闷气短与异常疲乏

血管堵塞,心脏会陷入“水压不足”的危险境地。

最初,可能在快走、爬楼梯、搬重物后感觉胸闷、发紧或有压迫感,平时轻松的家务活动开始变得异常吃力,还伴随冷汗、恶心等症状。

长期心脏缺血,则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和心肌肥厚,严重或引发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等突发性疾病。

怀疑心血管有问题,试试这个简单测试法:

静坐5分钟后,同时测量双臂血压,计算高压的差值。双臂压力差

注意:测量姿势不当可能导致结果偏差。

全身性表现

除了上面几个身体局部的症状,血管不健康、堵塞还会出现全身性的问题。

比如,老是觉得累、没有力气,稍微动一动就喘;伤口好得特别慢,一个小口子很久都不愈合;轻微磕碰就淤青;皮肤干燥、脱皮、瘙痒等,都可能是血流不畅的信号。

这4招血管“抢修计划”请收好

饮食调控

少吃容易堵塞血管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加工零食、果脯蜜饯、含糖饮料、腌制食品等。可以适量多吃:

燕麦、糙米等全谷物;

富含花青素的蔬果如蓝莓、紫葡萄;

深海鱼如三文鱼、沙丁鱼及虾有助于溶解脂质沉淀物;

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坚果如核桃、杏仁;

黑木耳中的木耳糖可以吸附多余脂质与废物,轻微延长凝血时间。

另外,晨起后可喝杯温水。睡前1小时少量饮水,有效预防夜间血流过缓。

坚持运动,增强血液循环

运动是血管的天然扩张剂,最好每天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车、跳绳等。时间不充裕也可进行碎片化运动,上班可隔1小时走动1次,上下班路上快走10分钟。

注意调节情绪

长期情绪紧张、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内分泌失调,神经调控异常,使得血管持续收缩、末梢循环变差,进而出现头晕、手脚冰凉的症状。

局部增温

如果偶尔出现手脚冰凉等血液循环不畅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泡脚、搓手等局部增温的方式缓解。泡脚时间最好在睡前1小时,时长不宜超过15~20分钟,水温建议在40℃左右。

定期检查

普通血脂类检查:20~40岁健康人群可每3~5年做1次检查。

血管功能专项筛查(颈动脉超声、踝臂指数、冠脉CTA):40岁以上肥胖人群、有家族病史者,每年可做1次。糖尿病患者和有心血管疾病者,每3~6个月检测1次。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外周动脉疾病的人群务必要遵医嘱,按时吃药、调整生活习惯、定期监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