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巷子里这张蛋饼,被追捧了二十多年
每天早晨都是唐师成最忙碌的时刻。苏报融媒记者 袁雪/摄制
“都是时令地产小韭菜,要不要多放点?”“今天要加里脊肉么?”……每天早上,苏州市姑苏区盘溪巷深处师成小吃老王蛋饼店迎来最忙碌的时刻,一张热腾腾香喷喷的鸡蛋饼,不仅唤醒了胃,更暖了心。
每天凌晨4点,古城还在沉睡,小巷深处小店老板唐师成就已经在店里忙碌起来。和面、切菜,本地小韭菜、两盆葱在他的手下逐渐变得整齐,装进盆中备用。食材的新鲜是唐师成留住顾客的秘诀,即便在冬季时韭菜价格相对昂贵,唐师成仍坚持使用。“靠省食材成本是赚不来钱的。”这是唐师成多年坚守的生意经。

唐师成一边忙碌,一边跟老客们闲话。苏报融媒记者 袁雪/摄
5点刚过,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洒下,就已有顾客陆续上门,小店里热气腾腾,人来人往。“一天要用掉三四筐鸡蛋,大概70多斤,还有两大袋面,每天从早上开始就忙不停,得做几百张饼。”唐师成一边介绍,手上的活儿也一刻不停。
每天5点到9点,是小店里客人最多的时候,尽管店里有两张桌子,仍有不少顾客选择打包带走,就为吃上那口刚出锅的热乎鸡蛋饼。“我们做的这种小吃,就是要现吃,吃刚出锅的那口热气。”唐师成说。

一把葱花一把韭菜,小店内蛋饼香味四溢。苏报融媒记者 袁雪/摄
1993年,唐师成和妻子开始了在街头摆摊卖蛋饼的生意,随着古城发展的日新月异,唐师成租下了盘溪巷里的一个门面,蛋饼生意一做就是二十多年。
摊位附近既没有景点,也没有网红打卡点,来的都是附近的居民,唐师成凭借着自己的真诚和美味的蛋饼,在邻里间积攒了好口碑。“你看,他就是吃着我的蛋饼长大的,不用他说我都知道他要多葱加肉。”唐师成指着一名年轻顾客笑着说。
中午12点时分,客人渐渐稀少,唐师成结束一上午的忙碌,儿子唐浩也用课余时间来到店里帮忙收拾铺子。“我今年已经50多岁了,其实这么忙一上午挺累的。”这口蛋饼的味道,唐师成希望儿子能传承下去,“孩子来店里帮忙,也是想通过做事让他知道生活的不易和必须坚持的底线。” 唐师成更希望年轻人能结合他们喜爱的元素,让这口蛋饼更“美味”,香飘古城。(苏报融媒记者 袁雪/文)
编辑:钱芳